一、70年代国产摩托车品牌
国产摩托车真的不能买么?
我家是西部某个小城市卖摩托的,按排名,贝纳利,宗申,春风,无极都可以买,至于其他的车企发动机都造不出来能做出啥好车。
首先贝纳利,它是由钱江收购的意大利品牌,钱江又是吉利旗下的品牌,技术没得说的。
宗申老车企了,出货量非常大,125,150排量的车销量全国第三,第一二是豪爵铃木和本田,宗申三轮摩托出口和全国销量第一。目前(2022年)在售最优秀的摩托车是rx6,价格偏高。
目前国产摩托技术还是挺好的,小毛病自己就能解决,至于网上说的各种毛病只是被自媒体把问题放大了。还有些进口车被神吹,其实发动机压缩比才9点多或10点几。至于能不能买那得看钱包,有钱谁都想上水鸟大野驴,它们除了贵没毛病
ps:说一下我自己玩车经历,进过三次医院,手上缝过5针,脚上7针,头上3针。
放在家里玩的车有02年cb400,17年的龙6,龙3,08年的豪爵125,10年五本125,小猴子,19年买cb190x。还有一辆被摔坏了的小贱人1200。和车友换骑过一段时间的750adv,790adv,390,宗申的rx3s,rx500
我哥有三辆车,502x第一批车,目前公里数8.5万就换过易损件。400nk目前1.2万公里没坏过,还有辆石头镇买的纯水cbr650。
二、70年代国产摩托车图片
为什么国产摩托车比不过雅马哈、川崎、铃木和本田?
我们起步其实不晚,初代长江750的年代,日本四大也才刚起步,但是到了引进嘉陵70的年代,我们才刚刚摆脱东欧那套二冲垃圾的工业体系,而80年代的日本四大已经称霸世界了
差距这么大的原因很简单,从初代长江750到80年代,我们的摩托车工业几乎就没有发展,没有发展的原因是没有市场,没有市场的原因是没有需求,没有需求的原因是没有钱,没有钱的原因是XXXX。外加苏联东欧那套工业体系,幸福250这种近似于工业垃圾的东西怎么去和日本四大比?
然后是80年代后期搞改开,大家有钱了,那么是不是可以倒推回去让国产摩托车工业有所发展呢?确实有了一点了,但是底子太薄弱,能把日系125仿好吃透就不错了,CG125,铃木王,GN125,GY6,都是那个年代的宝贵遗产,一直可以吃老本吃到今天。
外加走私猖獗,水车不管,珠峰雅马哈不香吗?日本洋垃圾踏板不香吗?这些花样我们一直玩到了21世纪初。虽然也发展出了重庆摩帮和豪爵大长江系,但大家也都是菜鸡互啄。
然后是现在,大家手里都还有点技术了,可以造好东西了,但是市场仍然发展不足,几乎99%的国内消费者还在消费两三万以下的车,那么作为国产厂家,我费劲研究一个高科技大排量卖给谁去?消费者有钱买高科技大排量的,干嘛不直接选日系四大?
国内没人买,出口又有日系四大压着,没有发展空档啊。日系四大是怎么起来的?一是日本国内有需求,二是欧美系老厂不思进取,这才有了发展空档,继而有了本田神话。宝马杜卡迪KTM啥的还算知耻后勇,分庭抗礼,民用普通车型干不过日系四大,就在专业车和高端车上发展,而凯旋和哈雷这种,除了傻大黑粗也剩不下什么了
这和中国汽车工业发展路径几乎完全一致,一开始起步不晚,但是没市场没需求,有了市场和需求,合资车走私车都来了,等到有实力做出高端自主品牌了,哪还有你发展的空档。
不要妄想弯道超车,现实就是一步错步步错,晚了一步就可能几十年上百年都赶不上。道理很简单,难道人家都是躺着不动让你随便超越的吗?人家自己不进步不竞争不研发的吗?人家的家底多厚知道不?
按理说电动汽车是最容易弯道超车的吧?那么有哪个国产电动汽车厂家的销量赶超特斯拉了?(评论区有人说五菱mini ev,好吧,销量是超了,但是……………好比印度人口跟我们差不多,难道印度国力也就跟我们差不多了?)
反正我楼下地库里几百辆车,特斯拉最多,零星几个比亚迪插混,就一个蔚来。什么小鹏威马理想啥的,弯道超越谁了?长安铃木退市之前还一年卖了几千辆,这些杂牌国产电动车加起来有几千辆?
中国摩托车其实也并不一定要赶超日本四大,就像你没必要去在财富上赶超王健林,在学识上赶超钱钟书,不可能,做不到
国产汽车谁最强?五菱,宝骏,东西实在,质量好,便宜,该有的有,不该有的不瞎搞。这就得了。
要么长城,一头扎进皮卡和硬派越野,别的不搞,专心(欧拉这种,算是一个新品牌试验品,不是长城的主力)
要么吉利,背靠大树(你懂的),收购沃尔沃,借机消化吸收利用,争取往高端去靠
而这都是建立在中国汽车市场高度繁荣高度渗透的基础上,摩托车还远远没有高度繁荣高度渗透,且行且看吧
三、70年代国产摩托车有哪些
省油摩托车中,嘉陵70算老几?还有更省油的吗?
精确排名不知。本田有个半辆飞度的750也很省,且动力强(跟别的750比就不强)。要么现在的泰产本田猴子也很可以。如今汽油机技术进步很大,电喷的小排量车都不费油。甚至ktm的电喷二冲也挺省油了。70以及电喷50能省,主要是靠慢,貌似电喷50的经济时速才30公里每小时。
四、70年代国产摩托车价格
国产摩托车整体的质量怎么样?
参差不齐
作为一个有幸在1年半之内更换了三台国产摩托车的车主,我觉得这四个字完全能够解释国产摩托车的现状。

BENDA 金吉拉300
作为一台入门国产入门太子车型,它的价位在金吉拉出现的当时可以说打遍天下无敌手。尽管在入手9个月以后我觉得这台车毫无乐趣可言,慌慌张张的把它卖了,但是依然不妨碍我对它做出相对客观的评价。
像个盲盒,小毛病抽奖。当时本地的金吉拉车友拉了一个群,陆陆续续发现各种问题,比如A的车漏防冻液;B的车就是渗机油;C的车发动机炒螺丝;D的车三元催化奇臭无比。比较幸运的是,我的车在跳过了以上问题的同时,出现了皮带跑偏导致异响的问题,也是从这个时候开始,我莫名爱上的动手拆车,甚至学会了校正金吉拉的皮带整车外观粗看确实不错,但是细看就难免看到许多小作坊的痕迹。从车屁股后面直直看过去,能够看的到后轮的中轴线跟车尾的中轴线有交叉(别杠,某个换ECU的巡航车也大多如此)骑着难受。难受的点在于作为巡航太子车型,脚往前面支着就不说了,上身还需要前倾。看起来这车坐高不高,实际上身高1米7及以下的车主骑着都蛮累的。加上很硬的前减震和很软的后减震,能让你体会到坑洼路面的细碎震动以及过坑就触底的奇怪感受。
宗申 赛科龙 RE3
换掉金吉拉后,我的需求变成了操控和通过性都能兼顾的街车。然而纵观300以上排量的国产复古街车,真的是没几个好看的。本来想等等无极的350AC,结果金吉拉当时出手的太快了,挂上海鲜市场第二天就被买走了,因此赛科龙的RE3成为了我不得已的选择。
但是这车我是真不敢评价。作为唯一一台把我丢在川西国道上等救援的车型,我实在是没有为评论这台车而接收律师函的勇气。

隆鑫 无极500AC
说实在的,我是真的想要一台300以上500以下排量的复古街车。你要问我500AC复古吗?我只能说,这车和复古元素能沾边的地方,可能只有车架。选择这个车的原因无非是,350AC迟迟不出,上一台车我实在没办法骑下去了,加上同价位的高金GK500(其实高金500要贵1000块钱)油箱实在太小,无法满足长途摩旅的需求,选这个车也是无奈之举。
然而让人感到惊喜的是,拿到车的时候售后就联系到我,把会产生蜂鸣的油泵、上下键键程不一致的按键开关,前刹车下泵的某个螺丝都给换掉了,这就让人觉得很有好感。就跟金吉拉当初断车架一样,品牌方知道自己不占理,选择召回一样。在我这个消费者看来,这种零件问题虽然没有召回的必要,但是在你发现出问题以前它就给你换了,那这个就不让我后悔。在不到1万公里的时候还是出现了一次把我丢在路上的情况,不过好在能够靠助跑推燃,随意还是能骑回售后的,究其原因发现是点火开关按键设计缺陷导致容易积灰,于是开关按键按下以后不回弹,结果继电器长期高负荷工作被烧了。好在第二天售后就跟我更换了点火开关按键总成,紧跟着品牌方也发了保护继电器的二极管电路,所以也还好。坐垫是真不舒服,又滑又硬,跑了一次川西我屁股肉都快肿了。看到525AC的坐垫也是这个德行以后,果断选择自己改坐垫了。不过我上一台车也改了坐垫,所以心理上还是能够接受的。骑行质感是真的不错,前减震不算太硬,后减不算太软,对通勤加娱乐兼顾的我来说够了,甚至能够愉快压弯(这在经历过金吉拉的车主来说是很难想象的事情),油耗也不高,甚至比前面380cc的发动机油耗低一些。缝隙是真的大,油箱和坐垫下面那个缝隙简直了。每次洗车,哪怕是用帕子蘸水洗车,都能看到坐垫底下湿漉漉的。虽然骑着也确实没问题,但总觉得胆战心惊。以上是我经历过的三台国产摩托车。公里数分别为,金吉拉 9000公里、RE3 3000公里、500AC 1万5000公里(持续增加)。其中最让我满意的也只有500AC了,虽然经过前面两台车的历练我也增加了不少对摩托车状况应急处置的技能,但是综合来说国产车真的是好的好,次的次。更别说最近的钱江三天两头冒一些给车友们调侃的谈资,不得不说国产摩托真的,还需要一个发展期。
五、70年代的国产摩托车
现在还在生产的最老的摩托车车型是什么?
此文不太严谨,我是凭着我还没从酒精里清醒的大脑写的,可能会漏了一些车型,别杠,杠就是你对……嗝……
我知道的两轮车的代表有幼兽,猴子,SR400,洛嘉70,三轮是长江750
本田幼兽,这个大家都知道,1958年至今,设计一直在变化,不知道算不算,但中间没停产。
我最喜欢的猴子,不算前身设计的CZ100,1967年Z50M开始算,50多年,18年停产后拉了个皮……呃,现在变大猴子了,代号改了,排量改了,应该算断了传承
一年前停产的雅马哈SR400,从1978年代一直生产到2021
现在是洛嘉70,从1984年嘉陵开始生产第一台70,到现在洛嘉70,整整38年。
三轮车代表是长江750,比幼兽时间更长,1957年12月第一台下线,至今已经有65年历史了,但是中间乱七八糟的又是停产又是重新上市的,不知道该怎么算,反正现在还有新的买
哦说到这个,我突然想起来了,忘了乌拉尔了……从M72到现在的装甲兵,70年历史是有了,不过应该中间也是断断续续的,也不知道换了多少个厂子生产,但好歹都是一台车
要说老车,那肯定就是美日德,只有他们能有这个足够长的时间线来生产老车,毛子虽然也可以,但戈尔巴乔夫把自己玩死了,所以你懂的……意呆利……还剩下个啥?杜卡迪现在哪台车还有所谓的传承?
美国车的话,想玩老车人直接玩拳头盆头铲头机去了,没那么矫情又是情怀又是传承的,人家有的是能直接上路的古董,直接玩那个不比老模样的新车有逼格的多?
德三就一个宝马了,但也没见一个车型一直改改生产到现在的,而且老宝马吧……质量真好,也好修,所以直接骑老古董不好么……
也就脚盆鸡,喜欢讲这玩意,呵呵
复刻古董……日本都不算牛的,中国印度这俩可是狠角色,也没办法,之前都太穷了,更新没能力没技术,就这么一直生产着,幸亏还有最广泛的人民群众基础,也能就这样活下去……
话说写到这……我掐指一算,GW250好像是2011年引进的吧?11年了还不改进升级一下?DL是Vstorm系列,剩下一众都是豪爵标……没啥吸引力
六、七十年代摩托车经典车型
国产摩托车入手有哪些品牌推荐?
国产车,300排量一下看豪爵铃木,300以上看车型,春风和钱江都差不多,品牌车型比较丰富,选择性多,还可以看看无极做工质量还是非常好的,接着宗申和力帆摩托车也可以,老品牌,有口碑,越野撒欢还是看凯越,基本差不多就这吧,还得看手里有多少钱买车,可以去摩托范上面随便看看,各品牌车型和价位都有,



七、70年代的摩托车老照片
国产大排摩托发动机到底是什么水平?
全篇內容再更新
基本上
中国大排量摩托目前的阶段属于大力发展期
比起2017年时的模仿期进步了不少
而且在这五年间也推出了许许多多新的产品,着实进步巨大
说说寶島省的状况
我在十多年前买的单缸小踏板,當時主流已经是陶瓷镀膜汽缸加上4v设计,甚至多数摩托在2008時陸續为电喷
看看十多年后的今天,中国的摩托还是二汽门以及顶杆机为多
即使合资车也是没诚意(鈴木GSX和暴锋眼)
以我自己目前的代步车来说 本田裂行125

發動機和車架技術還是停留在過去
唉....
而因為政府不支持摩托,人們對摩托車存在偏見,人們對摩托車的基礎要求是外形和聲浪,也就造成中国摩托车造车工艺跟外国车比保守估计大概科技程度差了40年以上(是的, 绝对不夸张,差了近半世纪的工艺及科技)
日本早期出了许多神奇的摩托
自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日本的造车技术可以说是让人目瞪口呆!
举个例子
我小時候喜欢的Suzuki GSX1100S Katana 铃木刀, 在1979年横空出世
其配置了1074cc双顶置凸轮轴16气阀四缸发动机
最大功率:111hp/ 9500转 , 最大转矩:97.1Nm/ 6500转
档位:国际5档 , 最高车速: 235km/h

而这也是将近40年前的车型了
别说超越了,目前国产车连100匹马力原創發動機都做不到,何况能与它抗衡的表现及质量...
1985年的V-MAX 1200更是我當時的夢想車型
我房間第一張海報就是V-MAX 1200

最大马力145PS/9000RPM , 最大扭距12.4KG-M/7500RPM
堪比當時大排量汽車的動力, 直線加速之王, 強悍的動力, 霸氣的外觀,0-100KM/H 儘3.6秒.....
想想這玩意居然是32年前的產物~?
而2008年的新V-MAX 1700更是我的最愛,在我心中這台是完勝杜卡迪大魔鬼的存在

看看這完美的線條及1700cc的V4發動機
細緻的外觀,經美的做工,马力200ps,扭力17kg-m,哇哦口水流滿地啊
而1979年的橢圓活塞NR750,更是神一樣的存在

看看國內目前的最高配置大排量摩托
其科技性比起70-80年代的日系摩托車差距有多大...一比就知道
日本摩托的底藴真的是很強大的...
而在將近20年前的1997年,本田造出了極速戰車CBR-1100XX黑鳥

最大功率164匹/10000rpm , 最大扭矩:124牛米/7250rpm
0-100km/h:3.2秒, 官方极速:303km/h
1999年铃木就造出了可破300的神车 GSX-1300R "隼" ,

175馬力的隼, 0-100KM/H提速2.421秒,極速310.32km/H
而川崎也造出獵隼忍者ZX-12R 應戰

(我自己就有收藏一台)


不说性能就是看看其品质,也足以碾压国产摩托!
近20年的车到现在都还可以正常骑乘甚至飙上极速,完全不需拉转就上200了

而我的-12R版本更是無限速全馬力版本(表底350KM/H 馬力181PS)


保養維修也都自己來


看看目前国产有什么车能够这样?
而品质大約差了50年,日本古早的摩托車現在還能玩, 中國新摩托能騎個3-5年不壞就很強了
(日系车以及欧系车也是常有断车头断车架或零件故障的灾情发生,不过人家会召回维修就是了)
畢尽品质,只需要車企多走心, 多下本就可解決了
------------以下是更新-------------
楼下有人说中国目前摩托车的水平领先台湾,这我要出来说说话,
在台湾,以前基本上也是有禁摩的(禁大排量)
记得在2003还是2004年吧,台湾才正式开放250cc以上大排量摩托的进口及挂牌!
在这之前台湾的大排量摩托都是水车
所有台湾虽然身为机车工业的重镇,但在多缸以及大排量的领域还在起步儿阶段
2004年开始开放大排量时,我记得当时GSX-R1000 只要59万台币(我在2015年买的L5也差不多这价格)
我印象非常深刻
在2005的時候,CBR1000rr跟 R1只要52万台币 ,z1000跟ZX-6R 636一样458000元,ER-6n无罩版280000台币 有罩版300000台币....
GSX-R1000 K6 落地只要59w台幣,換成人民幣14w左右

当时我爹跟我都在疯摩托车,我爹还領我一起去考大排量驾照(台湾摩托制度相对健全,针对骑士的安全性修正法规,对不同排量有分级及限制)
所以当时我跟我爹常常去摩托店看车询价,后来陸陸續續也买了不少車


当时是买了2004年的杜卡迪小怪兽M-620,一旁是我以前的代步玩具E36...
但在2012年我換了796





一路來完車我深深了解到差異在哪, 差了多少....
(请认我的白头盔 SOL的68S猫女白色)

朋友的吉村限量隼x1,真的猛
















因為我一個哥開摩托車出租店,我也入股了
所以以上, 還有很多 T-MAX530 MT-07 MT-09 ZZR-1400 883 XL1200 YZF-R3 GSX-R750 R600 CBR-1000RR 675DAYTONA SPEEDTRIPLE1050 RSV-4 1098S CB1300 油冷怪,匪王,等我也有幸接觸過!

這些全都是正規大貿車, 所以車況與水車以及組裝車是不能比的!
這R3跟大R1000L5兩台是我2015年買的



VESPA則是堆老家吃灰塵...

愛這屁股的線條~
我老爸跟我一样是疯狂的车迷
这是我家车库以前的样子


汽车在2007年就全換了, 變成這樣了~ (是的, 我爹跟我不只是摩托迷,也是汽車迷~)

不得不说一件事,台湾刚开放大排摩托时的后车牌是黄色的,之后08年的样子改成551cc以上为超重型摩托,要挂红牌,251-550cc一样挂黄牌,做一个路权上的分级!
简单的说,就是在台湾可以用相对低价买到进口大排量,而不到550cc的摩托路权不足,
而台湾最大的摩托车制造商光阳自己就代理台湾川崎的摩托车,不需要花钜资研发新车来打自己脸!直接引进ZX-10R跟Z1000,636等的车就好了,所有台湾摩托制造业对于中型排量的研发就较为落后
而2013的样子又再次改法规,让251cc以上的摩托拥有一样的路权
所以这之后厂商们才将赛艇之类的大羊大踏板从250cc调整到270cc,就是為了掛上黃牌
由此可見,法規對於一個地方的交通工具生態真的有很大的影響;群眾认为摩托车危险,飙车抢劫,汽车的駕駛觉得摩托车是低阶交通工具,厂商為了了压低成本,品控及材料不到位,外型也不考究,细节更不用说
这个就是摩托文化以及人民素质尚待提升的地方.....
看看世界上先进的国家,美日德意英都有自己国家代表的摩托车品牌,也不会刻意限制摩托
看看东南亚国家,泰国越南也没有禁止摩托车
摩托车是个好玩的交通工具,也是个解决拥堵及停车问题的好工具
但中国今天看看电摩都怎么骑的....
这就是没有规范的后果
政府若是把这块好好的规划,考驾照制度完善,车辆领牌制度完善,路权完善
这样来说才有可能将摩托车的文化更向前推进
不然只要有大婶大妈老爷子送餐员骑电摩无视法规乱跑乱窜,屁孩骑三无踏板炸街乱冲
在事故不断的状况下
我们这些正规摩托骑士的素质,在他人眼中永远会被这些老鼠屎拖下水!
好了
放2张我的玉照~(^∇^)
騎車的是我....


大多数照片属原创拍摄,请勿转载使用,谢谢
八、70后的摩托车
性价比较高的国产摩托车有哪些推荐?
嘉陵70
九、70年代一辆摩托车多少钱
十、70年代摩托车图片大全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