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本摩托车踏板车排名
中国民众是否更偏爱踏板摩托?为什么?
首先,只要是摩托车都需要考驾照,上车牌和行车证,买保险,才能上路,无论是跨骑,还是踏板、弯梁。白马不是马?
欧洲也有很多人骑踏板,东南亚流行弯梁,所以不是只有中国民众偏爱踏板。现在国内流行的踏板主要是日系,依次为雅马哈、本田、豪爵铃木,以及少数欧系踏板。
第一代摩托车是跨骑,踏板先出现在欧洲,后来日本发扬光大。中国大陆的摩托车市场受日本影响极大,日本是典型的东亚国家,人口向大城市集中,所以摩托车主要作为城市代步工具,踏板显然更合适一些。但是,现在引领时尚潮流的还是大排量跨骑摩托车,所以主流的审美还是和世界一致的。
二、日本摩托车踏板车
本田踏板摩托车,和铃木的踏板哪个更好呢?
铃木吧,合资铃木发动机比合资本田先进一代,价格也便宜 ,做工和质量也更好。
但我的小踏板是本田,因为好看,性能和质量也够用。
三、日本摩托车踏板图片
合资踏板摩托车性价比最高的是哪款?





补药自来
铃木uu125,返销日本,官方价格高配8580¥,低配7980¥还有议价空间,车身空间大,骑行舒适,实际油耗2/100km左右。除了脸丑点,没有太大的槽点。








四、日本摩托车踏板车和失败车
踏板125摩托车哪一款好?
日本合资三兄弟:雅马哈、铃木、本田。他们都有很多125的踏板车,都不错,并且各有长短。以前写过类似的回答,有兴趣可以点了看看:日系小踏板
非要说哪一款最好就看个人在哪一方面有特别的偏好。我骑过uy125,比较舒适。
五、日本摩托车踏板摩托车
踏板车是不是本田最耐用?
不管是摩托车还是汽车,发动机、变速箱、悬挂是永远的话题,故障率也往往在这些能提现,发动机结构都是大同小异,但各个细节的变化,工件公差间隙的大小,材质的不同,活塞的轻重以及最终加工成零件的合格率的影响等因素都有一定的影响,小日本从最开始研究4s5s6s管理,在加工制造方面有着完整的经验,包括考虑到后期的装配误差,以及磨合后的完美间隙,装配工艺的冷装等,还包括像摩擦系数小的20机油的应用等等,都是人家领先发明,大胆应用的,最后再考虑成本和耐用度的综合考量,而中国是什么状态呢?最开始出发点考虑的不是成功率、耐用度、合格率等,而是成本,拿来主义最是盛行,导致很多方面并没有关键的经验数据进行考量对比,设计的时候只能参考人家的数据进行小的调整,殊不知人家设计的已经是函数计算最合理的,除非改变其中一个和多个参数,就拿摩托车来说,铃木雅马哈用的都是10w—40机油,本田就敢用10w-30机油,这就说明本田发动机在气缸间隙比较小,摩擦小,最终在保证发动机不拉缸的前提下,可能效率就会好一些,节油性更好一些吧!另外很多车都是新车的时候或者磨合前状态最佳,声音也最小最好听,磨合过后声音增大,拉胯的多的是,说明了什么?只能说明,工件加工的间隙设计不合理,没把发动机磨合考虑进去,这方面做的最好的是两田,甚至他们的车有的磨合到最佳状态超过2万公里,这也是为啥人家车耐用的最主要因素
六、日本摩托车踏板官网报价大全
日本摩托车大厂很多,那日本骑摩托车的人多吗?
不知不觉就破了百赞,自觉就做了一点搬运的微小工作,原文里的情况也不能完全代表当代日本,当初本意就想系统科普日本的摩托驾驶,实际情况可看
为什么日本摩托车大厂这么多,但是很少日本人骑摩托? - hao Lee 的回答
为什么日本摩托车大厂这么多,但是很少日本人骑摩托? - 笨蛋小明的回答
看到 @孟德尔介绍的《爆音少女》,很期待TV啊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原答案转载于
http://www.19lou.com/forum-383-thread-39426916-1-1.html鬼子很可恶,但小日本的技术和许多东西我们要参考学习初到东京的时候,有一些现象让我很惊讶。其中一个就是自行车超乎想象的多,本来意识中日本是个发达国家,尤其是东京,几乎是人人都开汽车才对的,没想到自行车到处可见。还有一个就是摩托车,这一点既在想象之中又超出了原来想象,各种各样漂亮的摩托处处可见,着实让我这个喜欢摩托车的人眼花缭乱。
后来跳槽到一个外资企业,同事里面大半是欧洲来的西洋鬼子,西洋鬼子喜欢飚车的人特多,而且那些驴高马大的黄毛洋鬼子们也特适合玩儿那些堪重的大块头跑车,结果弄的公司门口每天都像车展一样摆满了大排量摩托。
最初国内的同学发邮件给我说,估计我肯定挣了钱先买摩托,因为我脚下就是世界最大的摩托生产基地。我不由得苦笑,这人生地不熟的,东京的路又杂乱的象一团麻,就算现在,想要去一个从没去过的地方也先要在地图上研究半天,即使这样没准到时候还是要找不到。
在日本,尤其是东京这样的大城市,摩托车和汽车相比,有很多的先天优势。
首先还是从费用上来说,从车子本身价格上来看,摩托车在日本不能算是便宜的,一辆不错的摩托车的价钱可以买一辆很好的2手汽车,但是使用起来的费用可相差悬殊了。
日本的法律规定,拥有汽车的人一定要有固定的停车位置,在东京这寸土寸金的地方,一个固定停车位一个月的费动辄就要2、3万日元,繁华地区就更贵的厉害,如果开车去繁华区去玩儿的话,光停车费一项,就远远的高出坐地铁的费用了。如果敢违章停车的话,哈,一旦被擒就掏钱把您哪,日本的警察保证面带微笑态度绝对和蔼,但是毫不留情,该是多少就是多少,没有讲情这一说。
假设要开汽车上班的话,还要加上公司门口的停车费用,再加上车检、保险、车辆税,这样算起来,一年下来各种费用加起来,就可以买一辆很不错的2手汽车了。而且,如果开汽车上班的话时间是很难有保障的,一个大塞车就能急的你满头冒火。但是塞车一般情况是塞不住善于“钻车缝”的摩托的,曾经有一次我留心数了一下,在一个塞车的路口,我一次就“钻”过去50 来辆汽车。
总的来说,在大城市,汽车的最大费用就是停车费,这一点和大城市和小城市不同。从根本上来说还是符合需要而定的,小城市里面人少地多,停车费便宜的跟不要钱差不多,而且小城市本身公交系统不发达,汽车就成为了家庭必需品,使用的费用也相对大城市便宜;东京这样的大城市,公交、购物、医疗等等设施非常密集,所以骑着自行车去朝市买菜大概是最轻松的了,这一点和北美形成鲜明的对比。
相比之下,摩托车的价格优势就明显的显现出来了。
日本交通法律规定,摩托车是不需要专门停车位的,也就是说,自行车可以放哪儿摩托车就可以放哪儿,可是到了公路上,汽车能跑的地方摩托全能跑。仅仅停车费这一项,就免掉一大笔开支,此外,车检,税,高速公路费等等都要比汽车便宜的多多。对于摩托车来说,最大的费用就算是两年一次的车检了,而且这车检还不包括250CC以下的摩托。
日本的摩托车从排量上大体是按照这么一个等级来分的:50cc、125cc、250cc、400cc、400cc以上。
50cc的叫做“原付”,算是“助力车”的级别,以那种小踏板摩托为典型。很多上班的公司职员用它来代替自行车,从家里到车站的这一段距离*它来解决,公司地点近一些的就干脆骑着上班。还有送报纸、送皮萨饼之类的也有很多用的是50cc的小摩托来走街串巷。中学生们也是这类小摩托的消费群,经常见到中学生骑着50cc的小踏板满街窜。
交通法里面对50cc的助力车的限制速度是30公里,50cc的车子的速度表印到60公里,事实上,街上的50cc踏板车门跑到爆表的情况是很常见的。
125cc为止的摩托车在摩托车驾照上的级别叫做“限定”,也就是说,持有这种执照,最大只能开125cc的摩托,学这种驾照的人几乎都是女孩子,尤其是那种体格孱弱的“柴禾妞”们,属于大排量的摩托倒了都扶不起来的主儿。在日本想拿摩托车驾照,老师第一件事儿就是把一辆摩托放倒让你扶起来,倒了都扶不起来,你还想拿执照啊?曾经在摩托车驾驶学校亲眼见过一日本柴禾妞使出吃奶的劲儿来扶起一辆倒下的400cc的摩托,真难为那丫头了。
250cc这个线是有无车检的分界线,250cc以下的二轮摩托都没有车检,只需要缴很便宜的车辆税和保险就可以了,所以有很多精品车卡着250cc这个排量。追求时髦个性的年轻人也有很多人喜欢这个级别的车,因为没有车检,就可以放开手去随心所欲的改装了。
到400cc为止算是“中型”车,这也是在驾驶执照上限制的,持有“中型”摩托执照的人能开的最大排量是400cc,由于“中型”执照是大多数,所以四大厂家在这个级别上的竞争非常激烈,400cc这个排量的好车也数不胜数。
400cc以上的算是“大型”,在没有摩托执照的前提下是不可能一步就取得大型摩托的执照的,必须先取得400cc为上限的“中型”执照,然后再去取得大型摩托执照。很明显,政府通过对摩托车执照的管理在一定的程度上控制安全因素,两个轮子的摩托的危险性不言而喻,只有通过严格的分级和训练考核才可以避免过多的“马路杀手”。
总的来说,在日本作为通勤的代步工具,摩托车是一个非常廉价的选择,我曾经就我自己的通勤费用算过一下,即使加上高速公路的费用,每个月的支出也只有坐公交车的三分之一多点儿,而且上班路上可以比公交车少用30多分钟,早晨多出30多分钟的懒觉,多么宝贵阿!更让人欣慰的是,工作了一天以后可以在高速公路上兜兜风,心旷神怡,也是一个很好的调节心情和消除疲劳的手段。对于喜欢摩托的人来说,骑摩托本身就是一种最大的乐趣。
此外,因为低廉的使用费,摩托车即使不经常作为通勤的交通工具,也可以仅仅作为休闲的玩具。买来了就放在那里,一个月也玩儿不上几次也值得的,经常结伴出游的摩托车俱乐部里面就有很多这样的人。
无论是作为通勤的交通工具,还是送报纸的生产工具,还是休闲的玩具,这些都是用户的需求。和所有的行业一样,摩托车工业的发展归根结底还是离不开用户的支持的。当然,政府在政策上的良性引导的也是必不可少的。与其禁摩,不如引导!
附上日本摩托车驾驶执照考取制度
七、日本摩托车踏板车和失败车50
为什么现在都买不到日本进口的小排量摩托车了?
进口的日本小排踏板连碣石都不想做,因为不划算碣石都不想做,因为不划算,小于300cc都买不了,前两年川崎还有250进口,但利润方面本身就不高,然后还有一堆税,算下来还不如买合资的GSX250划算;
然后本田PCX150,这车落地价去到3w,这个价钱完全可以买三阳九妹300光阳赛艇250这些车了,不比你PCX150香?
说白了就是穷的买不起,富的看不上,要是富的直接就奔着400cc往上去了,像PCX150、NMAX155这些车完全就靠本田和雅马哈的品牌信仰支撑着,完全不值得买。
八、日本产踏板摩托车
网上卖的三千多的踏板摩托车可以骑多久?五羊本田踏板摩托车可以骑十多年不用修吗?
泻药,首先网上三千多的踏板最好还是不要买,这些一般都是地平线,当然没有贬低地平线的意思,但是市面上的确纯在一些地平线造车不合规,没有经过测试,不说百公里一堆零件,但总不是特别的安全,摩托车时速还是很快的,个人建议最好不要买。至于本田的摩托车,质量确实杠杠的,熟话说得好,骑不坏的铃木,操不坏的本田嘛,日本人别的不好说,但做摩托车确实挺厉害的,但这也是在认真对待车的情况下,日常保养,换机油,清洗链条,什么的。我之前有过一辆本田档车,骑了十多年基本上没啥大问题,质量是可以信得过的。
九、曰本踏板摩托车
摩托车大踏板和小踏板的有什么区别和推荐?
大踏板和小踏板的区别就是 中大型SUV和小型SUV的区别。
中大型SUV车长5米以上,路边侧方车位别人能停,但是中大型SUV停不下。地下车库的车位,一把也出不来,要倒一次(开过的人才深有体会)。小型SUV 车长4.4左右,任意车位随便停,驾驶也比较灵活。大踏板动力强,坐垫宽大,不管市区代步还是长途摩旅都不错。
缺点就是车太大,路边走了一辆电动车,大踏板停不进去,小踏板可以。等红灯时候,小踏板可以钻到第一个等,大踏板有时就不行。
小踏板的最大缺点就是动力不足,市区代步/郊区周末游还行,真的长途跑国道就无法保证80km/h巡航下的舒适性了。
但是有一类150的踏板可以兼顾左右,例如 KPV150,PCX150 ,N-MAX 155,兼顾动力,油耗,舒适和体型。
150的踏板一般是免税的,保险+上牌500以内,你预算两万左右到手,PCX150和N-MAX 155是看不了的,你对外观肯定也有要求,不会买传统的老式踏板。
下面几个自己看吧:







如果要大踏板的话,可能要加五六千块才能上250CC的大踏板。首推CT250、 RT3。




=====2022.10.30更新=========================================
一年多之后,想知道题主的车买了没有?
一年的时间里,又出了很多150cc的踏板,和我当初预期的一样,市场爆发了。
QJmotor 鸿150 ADV;
无极 SR150GT;
豪爵 UHR150;
三阳 HUSKY ADV,Cruisym150X;
本田 PCX160
。
外加一众小牌子的150cc踏板:布雷斯通,天鹰,三业,派方。
我的用车情况和你差不多,提了UHR,快800公里了和你分享一下。
2022.2月豪爵的UHR公布价格176800,虽说没什么惊喜,也算符合符合预期,5月份开始陆续交车,我看到现车后观望了三个月口碑。于是在8月底找到一家店里,发现只有一辆白色现车,但是我要银色,当时就就下定等银色。等到9月底提车,18000到手。
接着十一市区跑了一百多公里,然后又跑了160km跨城小长途,豪爵没让我失望。
动力:150cc,动力足够,市区起步平顺,提速也很快(红绿灯每次都可以和后车拉出很远距离),郊区国道80km/h左右巡航也很轻松。做工:完胜其他,保守点说国产第一,傲娇一点说同级第一(包括PCX和Nmax)震动:噪音很小,震动控制的不错,和PCX差不多,一线水平。但是60km/h左右有圈震,这个自己要去体验下,看看能不能接受。油耗:580km加了13L油,算下来油耗2.2L/100km(表显2.0L/100km)配置:无钥匙启动太实用; 前后ABS; 脉冲点火启动完全无感; 自动启停,停车三秒熄火,起步拧油门就走,无缝衔接。=====================================================
十、日本踏板摩托车什么牌子好
踏板摩托车不适合长途旅行吗?还是需要哪些必要的改装?最好有亲身经历。?
自己骑50cc踏板在日本最长记录是单日往返300多公里,经历了暴雨夜骑行和为赶路程而严重超速,第二天车况就不好了………结论踏板是不太适合长距离骑行(图为骑行途中所摄)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